论装背裱轴

2020-06-18 22:21:05|阅读:

 原文:


自晋代以前装背不佳,宋时范晔,始能装背。宋武帝时徐爱,明帝时虞和、巢尚之、徐希秀、孙奉伯,编次图书,装背为妙。梁武帝命朱异、徐僧权、唐怀充、姚怀珍、沈炽文等又加装护。

国朝太宗皇帝,使典仪王行真等装褫,起居郎褚遂良,校书郎王知敬等监领。凡图书本是首尾完全著名之物,不在辄议割截改移之限。若要错综次第,或三纸五纸,三扇五扇,又上中下等相揉杂,本亡诠次者,必宜与好处为首,下者次之,中者最后。

何以然?凡人观画必锐于开卷,懈怠将半,次遇中品,不觉留连,以至卷终。此虞和论装书画之例,于理甚畅。

凡煮糊,必去筋,稀缓得所,搅之不停,自然调熟。余往往人少细研熏陆香末,出自拙意,永去台而牢固,古人未之思也。研国公家背书画入少蜡,要在密润,此法得宜。(赵国公李吉甫家云:背书画黄硬。余家有数帖黄硬书,都不堪。)

候阴阳之气以调适;秋为上时,春为中时,夏为下时,暑湿之时不可用。勿以熟纸背,必皱起。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纸。纸缝先避人面及要节处,若缝缝相当,则强急,卷舒有损;要令参差其缝,则气力均平。太硬则强急,太薄则失力。绢素彩色不可捣理,纸上白画可以砧石妥帖之。宜造一大平案,漆板朱界,制其曲直。

古画必有积年尘埃,须用皂荚清水数宿渍之,平案擀去其尘垢,画复鲜明,色亦不落。补缀抬策,油绢衬之,直其边际,密其隙缝,端其经纬,就其形制,拾其遗脱,厚薄均调,润洁平稳。

然后,乃以按沉檀为轴首,或裹鼊束金为饰,白檀身为上,香洁去虫。小轴白玉为上,水晶为次,琥珀为下。大轴杉木漆头,轻圆最妙。前代多用杂宝为饰,易为剥坏。故贞观、开元中,内府图书一例用白檀身、紫檀首、紫罗褾。织成带,以为宫画之褾。或者云:书画以褾轴贾害,不宜尽饰。

余曰:装之珍华,褒以藻绣,缄薀藉 ,方为宜称。必若大盗至焉,亦何计宝惜?梁朝大聚图书,自古为盛,湘东之败,烟焰涨天,此其运也。况乎私室宝持,子孙不肖,大则胠箧以遗势家,小则举轴以易朝撰,此又时也,亦何嗟乎!

译文:


晋代以前,字画装裱水平不高,南朝宋时范晔,才开始能进行正规的装裱。宋武帝时有徐爱,明帝时虞和、巢尚之、徐希秀。孙奉伯等人,曾接等级整理编排宫藏书画,装裱水平较理想。

梁武帝曾命朱异、徐僧权、唐怀充、姚怀珍、沈炽文等人,对宫中书画藏品又加以装裱保护。本朝(唐)太宗皇帝,命典仪王行真等人对所藏书画进行揭裱修整,由起居郎褚遂良、校书郎王知敬等人监管负责。凡书画原本都是首尾完整并有署名的作品,均不得擅自割切、截裁、改装、移位。如果错乱顺次等级,不管是三纸五纸的书页,或是三扇五扇的画片,上中下三个等级混杂在一起,原来就没有编排次序的,再次装裱时,应将上等品摆放在最前面,次等品夹在中间,中等品放在最后。

为什么这样做呢?因为人们观赏书画时,大都急于开卷先睹为快,看过几幅后便减少了兴致,遇到中部的次等品,就会漫不经心扫视而过,最后再观中品,又生起留恋之意,不知不觉将卷看完。这是虞和对装背书画的规则,道理十分明白,亦符合人们的心态。

凡煮制浆糊,必须剔除面粉中的面筋,慢慢地调和到稀稠适中,不停地搅动,自然就调熟了。我制浆糊时,经常放人少量研细的熏陆香末,这是出自个人的想法,可以永不虫蛀且牢固,古人未曾想到这一点。李勉家装裱书画时,在浆中加入一点蜡,目的是令其密润,这个方法很适宜。(赵国公李吉甫家里人讲,装裱书画要黄硬。我家有一些黄硬书帖,都已损伤。)

字画装裱应适当掌握气候的冷暖变化;秋季最好,春季次之,夏季最次之,暑热潮湿的天气不可进行字画装裱。不要以熟纸托画心,用了必然起皱。适合选用白滑漫薄的大幅生纸。纸缝应避开画意中人的面部以及一些敏感部位。如果接缝相互叠压,则会造成一定的厚度,在卷收时能损伤画件。要令背纸的接缝交错叠压,这样可使整个裱件的拉力均衡。背纸太厚硬则韧性强,太薄了则失去了必要的拉力。重彩的绢本画心,不能砑其背面。纸本的白描画,可用砑石砑使其平整妥帖。装裱字画应选木料造一大平案子,涂刷漆面并画以红色界线,用其作为取直画件的尺标。

古书画均有多年积累的尘灰,须用皂荚泡的水浸间数日,然后,将其平展在案台上,用巾布卷擀出灰垢,画面即复现了鲜明,颜色亦不脱落。修补嫌帛等丝质地画心时,应用油绢衬垫在下面,取直其边口,挤紧其稀缝,调正横竖,并根据其原形及内容,修复脱落处。裱件厚薄应均匀适度,柔软洁净平整。

尔后,以雕刻的沉檀木作轴头,或裹扎金银及宝物装饰,使用白檀木杆最佳,清香洁净防虫蛀。小裱件轴头以白玉最佳,水晶的次之,琥珀的最次之。大裱件用杉木杆并在其两端涂漆当作轴头,其木质轻、制做的又圆为最佳。以前裱件上多用一些贵重物品作装饰,最容易被人剥去而损坏画件。因此,唐贞观至开元期间,宫廷内府书画一律用白檀木杆,紫檀轴头,紫罗包首,以名贵织品作扎带,作为宫廷藏画的标志。有人说:书画因经装裱而招来祸害,不适宜过分的装饰。

我则说:字画装裱的珍贵华丽,裹以精美的绣品,再用名贵的绳带缚扎封藏,这才为适宜相称的事情。若遇灾难到来,怎么样来爱惜珍宝均无济于事。梁朝宫廷中收藏了大批书画书籍,自古以来为最多的,湘东之败梁元帝被杀,其全部收藏被焚烧的烟火弥天,遭受到如此厄运。更何况个人私自收藏的珍宝物品了,若子孙后代不懂或不务正业,重则偷偷将珍物送给权势人家,轻则取出书画卷轴换点饭食。此种情况时常发生,又教人怎样叹息呢?

清閟藏(节录)

【作者介绍】 张应文(15351593),字茂实,号彝甫,又号被褐先生。明代昆山人。早年游太学,大太学诸生没有能超过者,但他却屡试不第。他又任侠好击剑,能博综古今,留意于文物掌故,与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相友...

2020-06-26

南村辍耕录(节录)

【作者介绍】 陶宗仪,元末明初文学家。字九成,号南村,天台黄岩(今属浙江)人。元末举进士不第,家贫,教书自给。明洪武(明大祖朱元璋年号,13681398)初累征不就,晚年曾聘任教官。常客居松江(今属上海...

2020-06-26

宋史职官志(节录)

【作者介绍】 《宋史》修于元末.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,铁木儿塔识、贺惟一、张起岩、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。脱脱(13141355),元大臣,蔑儿角寻吉氏,字大用,顺帝至元六年(1340)发动政变,驱...

2020-06-26

绍兴御府书画式释义

《 齐东野语 》卷之六:绍兴御府书画式释义 宋朝的徽宗赵佶和高宗赵构都嗜画成癖,他们置画院,设官职,招画士,给奖励,使书画创作繁荣昌盛,随之书画装裱也得到重视。宋代的丝织丝绣工艺也日益繁荣,丝绢...

2020-06-23

绍兴御府书画式译文

《 齐东野语 》卷之六:绍兴御府书画式译文 宋高宗赵构深入地掌握书画艺术的奥秘,喜爱鉴赏古代高雅的艺术精品。正值宋、金之间战争频繁、社会动荡的时期,他仍访求典范的著名书画作品,可以说是竭尽了全力...

2020-06-23

齐东野语(节录)

【 作者介绍】 周密(12321298),字公谨,号草窗,又号肖斋,本济南人,流寓吴兴。宋末,曾为临安府(今浙江杭州市)幕属,监和济药局,充本礼郎、两浙运司掾,监丰储仓、义乌令等,宋亡不仕。居湖州时,自号四...

2020-06-23